实用技术 科学施肥 促进冬小麦生长
科学平衡施肥,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因素。由于生长期长达8个月之久,在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数量和比例不同。因此,专家建议,应根据其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科学确定施肥方式。
冬小麦的一生经历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灌浆、成熟8个阶段,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不同,要做到科学施肥,首先应探明小麦营养特点及需肥规律。
越冬前,冬小麦对养分需求不多,以氮为主,约占总养分吸收量的10%~14%,磷钾比例均不足10%,但此时麦苗小、根系发育弱,对养分供应的敏感性较强,必须确保养分供应;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小麦群体的增大,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直至抽穗、开花时才缓慢下来,尤其是钾,开花以后停止吸收;从拔节到开花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全生育期总养分需求量55%的氮、80%的磷和90%的钾都在这一阶段;开花以后直到成熟,还需要吸收28%的氮和极少量的磷,基本上不再吸收钾。
一般而言,高产田小麦吸收的养分,尤其是氮,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土壤。因此,提高土壤肥力是实现小麦持续高产的关键措施。施肥的目的,不仅是为当季作物高产提供养分,更重要的是补充当季作物生长所吸收掉的土壤养分,为下季作物高产奠定基础。
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冬小麦籽粒,约需吸收氮3.1公斤、磷1.1公斤、钾3.2公斤,三者比例约为2.8∶1∶3。随着产量水平提高,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
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营养元素吸收后在体内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苗期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拔节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开花以后则主要流向籽粒。磷的积累分配与氮基本相似,但吸收量远小于氮。钾向籽粒中转移量很少,80%以上保留在秸秆。
(据《河北科技报》)
-
头号种子萨巴伦卡爆冷无缘温网女单决赛 2025-07-11
-
中乙球队试图向裁判送礼被处罚 2025-07-11
-
阿尔卡拉斯再夺女王杯冠军 2025-07-08
-
雷霆队夺得2024-2025赛季NBA总冠军 2025-07-08
-
郭朴夺得霹雳舞亚锦赛冠军 2025-07-08
-
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江苏队五连冠 2025-07-08
-
携廿载风华 向未来新程,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 ,迈向转型新阶段 2025-06-26
-
小鹏汽车的算力革命:以“图灵芯片”探路自动驾驶L3时代 2025-06-26
-
电商平台们已经跟不上需求迭代了? 2025-06-26
-
从618霸榜到全球登顶,TCL Mini LED强势领跑上半年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