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款高速磁悬浮样车下线,采用高温超导技术

记者 | 唐俊
1月13日上午,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发的高速磁悬浮工程样车在成都下线,这是中国研发的第二款高速磁悬浮列车,也是世界上首款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1:1磁浮工程样车。
2019年5月,中国第一款时速600公里磁浮样车下线,由中车四方研发。2020年6月,该车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试跑。
此次西南交大下线的磁浮列车,计划先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工程化,预期运行速度目标值大于600公里/小时;下一步计划结合真空管道技术,为远期向100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奠定基础。
高速磁浮样车验证段位于西南交大九里校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验证段全长165米,建设占地约1250平方米,列车将在这里开展一系列实验。
西南交大研发的磁浮列车是世界上首台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1:1样车,最大的特点是无源自稳定,即不用通电列车也可悬浮在轨道上方,导向也不需要主动控制。而所谓高温只是相对概念,超导体中的液氮仍是零下196度。
2006年通车的上海磁浮线最高运营时速可达430公里,采用的是德国常导技术,需要通电产生磁力。中车青岛四方下线的磁浮样车也采用的是常导技术,已经形成自主化工程解决方案。
去年11月份,界面新闻记者曾听取西南交大高速磁浮项目负责人邓自刚的报告,当时试验平台已经接近完成。
据邓自刚介绍,高温超导磁悬浮工程化试验段悬浮高度为10-20毫米,每米悬浮能力设计为2吨,每米最大承载能力为3吨,车辆长度为21米。

界面新闻从西南交大研发团队了解到,该工程验证段也将作为云南昆丽磁浮的预研项目,下一步团队将寻求建设30-50公里试验线。云南省政府在2020年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规划的昆明至丽江高铁,考虑采用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磁浮制式来建设。
同时,真空管道试验平台也在建设中。2020年5月,“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在成都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占地105亩,将建设一个长度1500米、管道直径3米的真空管道,管道内最低气压为0.005标准大气压,预计2023年建成,为接近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提供试验平台,
另外据中车消息,中车四方5辆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目前已进入总组装,近期将下线。
-
追觅机械臂洗地机销量突破21万台!创新家居清洁新体验 2025-03-21
-
海信网络科技最新宣传片流出,智慧城市原来这么酷…… 2025-03-21
-
当所有汽车还在专注于地面驾驶,比亚迪已经乘着灵鸢系统飞上了天 2025-03-21
-
科技巨头强强联合,比亚迪携大疆联合发布灵鸢系统 2025-03-21
-
面对52万元的小米SU7 Ultra,当初自信点赞的保时捷还笑得出来吗? 2025-03-21
-
特斯拉残血版FSD入华,丑话说在前面,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会凉 2025-03-21
-
当理想高管暴捶山海经式自研,行业对技术溢价的渴望已焦灼难耐 2025-03-21
-
奕派007,价格仅有小米SU7一半,新能源轿跑里的“价格屠夫” 2025-03-21
-
欧美日韩车企重返俄罗斯,中国汽车被点名停售,两者有无强关联? 2025-03-21
-
东南亚汽车战事:300台小鹏X9纯电MPV进发泰国背后的产业大变局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