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红黑公关的都是国产品牌,合资品牌为何始终沉默,原因在这儿!
中国汽车行业的“扫黑风暴”似乎没有停下去的意思了。
继比亚迪悬红500万元征集“黑公关”线索外,华为鸿蒙智行和极氪也紧随其后,这场由本土车企主导的舆论反击战,与沉默的日系、德系、美系、韩系车企形成鲜明反差——当中国品牌在舆论场与“暗箭”搏斗时,跨国车企们普遍采取的静默姿态,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多重镜像。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已催生出独特的产业形态,2024年比亚迪销量突破400万辆,极氪以87%同比增速达22万辆,排名前十的车企占据了超8成的市场空间,这使得每个百分点的得失都关乎生死。
高压的环境催生了“黑公关”温床,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就曾在微博明确指出:“某车企在使用黑公关手段,对该公司品牌及产品进行贬低、拉踩和恶意诋毁。 ”
反观跨国车企,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存在感相对薄弱。2024年,除了特斯拉,各家跨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大都是销量隐身。
当战场从“增量争夺”转为“存量厮杀”,处于攻势的中国车企更易成为舆论靶心。
而固守燃油车基本盘的跨国品牌,其舆论压力更多来自产品质量危机,这类问题往往通过召回而非舆论战去解决。
比亚迪起诉某自媒体获赔201万元的案例,暴露出新晋品牌对舆论场的敏感。这些从燃油车时代边缘崛起的品牌,既要破除低端的刻板印象,又要对抗技术抄袭的污名化标签,折射出新生代车企在构建品牌权威过程中的一些脆弱性。
跨国车企则享受着历史积淀的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舆论豁免权”。
某德系豪华品牌2024年被曝排放数据造假,但社交媒体声量仅为同期某自主品牌自动驾驶事故的零头。这种不对称的舆论待遇,源于消费者对百年品牌的容错预期,就像人们会宽容老牌餐厅偶尔失手,却会对网红店吹毛求疵。
而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跨国车企通过长达三十年的合资体系,构建了覆盖媒体、智库、行业协会的生态护城河。
这种差异背后,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赛道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必须旗帜鲜明捍卫技术声誉;而跨国车企作为市场参与者,更注重维护商业友好形象。
更深层的博弈在于,某些外媒对中国车企黑公关指控的二次传播,本身已成为某种地缘竞争的工具。
跨国车企的“沉默”,不应简单解读为置身事外的从容。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当大众斥巨资入股小鹏,丰田用上了华为的智能座舱,传统巨头正在以资本纽带化解竞争对立。这种更高维度的竞合,或许才是根治“黑公关”痼疾的终极方案。
可以这么说,中国车企的“天价悬赏”,既是应对当下困局的无奈之举,也是重构产业秩序的破冰之锤。当这场战役从法律诉讼延伸到技术对抗,从企业单打独斗升级为行业集体行动,其意义早已超越个案胜负,或许有一天,当中国汽车品牌真正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时,黑公关的暗箭将自动失去靶心,因为规则的制定者,从来不需要在泥潭中缠斗。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国内首个!2025 AI“巨”场·中国AI创造力大展即将启幕 2025-04-03
-
云学堂更名绚星智慧科技:发布AI新战略 领航企业智能生产力时代 2025-04-03
-
阿里开源首个全模态大模型Qwen2.5-Omni,7B尺寸实现全球最强性能 2025-04-03
-
华为智选 720智能空气净化器3s增强版,满足多种空气净化需求 2025-04-03
-
国内最大AI图像创作平台LiblibAI接入阿里通义系列大模型 2025-04-03
-
京东方携前沿显示技术亮相ICDT 2025, 绿色+科技引领产业持续向新 2025-04-03
-
62.8万元起,仰望U7将新能源汽车带入四电时代,重塑行业旗舰标杆 2025-04-03
-
新品赤兔25重磅发布,台铃火眼机甲系列强势升维 2025-04-03
-
印度悄然降低电池关税:又一场针对中国厂商的国家级天量杀猪盘? 2025-04-03
-
车载冰箱+电子怀挡、超百项标配,比亚迪海狮05EV 11.78万元起售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