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怎么教育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呢!
最近一位妈妈跟我说,她的儿子交了一位脏兮兮的朋友,不仅眼角总沾着黄黄的眼屎,还常常吊着一根鼻涕,她从心底下抗拒孩子交这样的玩伴。有一天,当儿子的这位玩伴到他们家,当她千方百计劝对方回家时,她突然吓了一跳,因为她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当时她才4,5岁大,有一天,她牵着母亲的手走在街上,迎面走来邻居家一对母女,对方说等会到她们家玩耍,当她抬头征求母亲的意见时,母亲慌张地说“等会有客人来”,她当时奇怪母亲为什么要撒谎。
随着年龄渐长,她发现母亲不爱跟人交往,并且母亲这种对人际的焦虑,在自己身上常常能找到痕迹。
孩子的人际关系,父母尤其是孩子的妈妈,给了他们举足轻重的影响。
毫无疑问,孩子拥有玩伴和好朋友,是他们成长中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这些孩子也常常更乐观和心态积极。所以父母该从小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
那些具备良好人际的孩子,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这样的:
喜爱分享、
爱帮助他人、
能与人合作。
所以,父母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很容易便发现端倪,这也常常被不少育儿专家用来推测孩子未来的人际欢迎度,所以也被称为孩子未来人缘好的信号。
一个孩子爱不爱跟人交往,除了天生的基因作用外,养育环境也影响不小。今天说的重点,也是养育环境对孩子人际的影响。
一种经实验验证的、预测孩子未来人际的简单方法
美国北卡罗来纳心理学家Mitch Prinstein有个5分钟预测法。他们通过让妈妈们用5分钟谈谈自己的孩子:
1)如果一位妈妈谈论自己的孩子时,用的词汇全部是温暖的、喜悦的,充满自豪的,那么可以预测这个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不差,即使是内向型的孩子,也不会成为“万人嫌”;
2)如果一位妈妈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各种抱怨和贬低,那么可以预测这个孩子未来的人际交往不怎么样,不仅欢迎度低,甚至可能喜欢暴力。
那么结论是:缺爱的孩子无法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
Mitch Prinstein甚至说,从一个孩子一岁时候的安全感,就能判断他七岁时候的人际欢迎度。
他曾经跟踪过一群在孤儿院成长、无法跟妈妈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这些孩子年幼时不仅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同愉快而顺利地做游戏,还爱缠着成人,与人合作爱发脾气,注意力也很差。这些孩子长大后常常在人际交往中遭遇各种困难,几乎无法与别人建立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1、模仿和榜样影响
有一天,我在一间玩具体验店遇见两对母子。我姑且把他们称为A母子与B母子。
当时已经有位小女孩在玩具间玩耍,她的妈妈在一旁阅读。A母子与B母子同时进门,B母子选择在一个角落坐下;而A母子走进了玩具间,A妈妈跟那位在阅读的妈妈打了招呼:“这里真不错,我能坐这里吗?”没多久,两人聊起了玩具。并且A孩子也很快跟玩具间的小女孩玩了起来,两个小孩还玩得很愉快。而B母子始终在那个角落里,B妈妈在看手机,B孩子虽然也渴望玩玩具,但始终没参与到玩具间的两个孩子的玩耍中。
喜欢社交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往往会爱社交。这是英国两位专家萨拉·布朗和卡尔·泰勒经过研究3000对父母的社交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1982 年,美国心理学家John Coie的一项研究结论更直接。他们认为,孩子的人际交往好不好,可以直接问问孩子的妈妈小时候的人际交往好不好:
如果妈妈小时候是“交际花”的,被其他小朋友喜欢的,她的孩子的人际交往、在小朋友间的欢迎度往往在平均线以上(即妈妈好人缘——孩子好人缘);
如果妈妈小时候对其他小朋友充满敌意、人际交往糟糕的,那么她的孩子的人际交往也是差不多,很可能也常常被其他小朋友拒绝的(即妈妈人缘差——孩子人缘差)。
2、特意教育和引导
John Coie在研究中还发现,如果妈妈小时候的社交状态是“被忽略”的,她的孩子的人际交往反而会不错(即妈妈被忽略——孩子人缘好)。怎么回事?这便是特意引导或教育的结果。
事实果然如此,这些妈妈们反映,因为小时候被其他小朋友忽略带来苦恼和痛苦,不想自己的孩子再次经历,所以这些妈妈在生完孩子后特意引导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由此看来,孩子的人际交往也是可以教育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父母不应该引导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但是,内向的孩子也能有他们的好朋友,不是吗?
(温馨提示:你可能从身边找到爱交际的妈妈和不爱交际的孩子的例外情况,这恰好反映了这个孩子跟妈妈的亲密度。看看上面Mitch Prinstein的研究结论。)
想让孩子未来有良好人际,从小该教会的一种心态
有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一件有趣的衣服,为啥有趣呢?因为衣服上写着“我是世上最友好的小帅哥”。结果孩子当天从幼儿园回家情绪非常好,孩子兴奋地说老师称赞了他3次,还被一位同班的小女孩亲吻了脸颊。
其实心理学家米奇·普林斯坦做过类似的实验。
他让他的学生在实验的前一天详细记录自己的人际关系的情况,第二天从实验开始那刻,让所有人都穿上一件胸前写着“我是最受欢迎的人”的T恤。普林斯坦从大家的记录中发现了变化,即使是那些平时很内向的孩子,他们都反映当天过得非常奇妙——很多人都主动跟他们打招呼,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微笑,自我感觉更open了。
有人说这是心理暗示的后果,幼儿说认为,除了心理暗示,还有“想要别人如何待你,你要先如何待人”的人际规律在起作用。自我感觉友好热情,待人友好热情,你也会得到别人同样的反馈,最终将促进人际交往的积极发展。虽然这个规律不绝对地总是起正面的作用,但常常能带来惊喜。
这种积极心态教给孩子实在是不错!
-
看完预告你就知道《唐探3》为何只能在初一上映了? 2024-09-08
-
方程豹8变身华为系,显然,比亚迪为智驾投入的10亿月薪远远不够 2024-08-28
-
从年销百万到被经销商逼宫,北京现代混成这样都是因为韩国萨德? 2024-08-28
-
保时捷特斯拉再召回,国产品牌承认自己的不足,真的就这么难吗? 2024-08-28
-
第五代DM系统和e平台3.0 Evo加持,海豹/海豹07 DM-i凸显爆款体质 2024-08-28
-
享界S9 39.98万起售,配备完整版华为N件套,鸿蒙智行出击双9旗舰 2024-08-28
-
广汽集团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08-28
-
无能狂怒,美国或禁止中国软件上车,中国厂商一脸懵逼:就这? 2024-08-28
-
盘点过去三年落马的汽车行业高管:国企是重灾区,新势力也不少 2024-08-28
-
当马斯克主动会谈三星和现代,我们就知道特斯拉开始担心未来了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