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情与敬意读懂天气谚语 宋英杰讲述《中国天气谚语志》
洞察气象,一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游戏,自古以来汇集了不可胜数的"高级玩家"。天气谚语,是本着高手在民间的理念所进行的思想和智慧"众筹"。其实,天气谚语也具有自净能力,在传承和应用的过程中悄悄地与时俱进。天气谚语,我们既要吸纳它的科学营养,又要品味它的文化回甘。
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先贤崇拜的"好古"心态?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是这样阐释的: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接着,费先生讲述了自己经历的故事: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苗,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敢不必问理由了。
然后,他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 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 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基于传统,不计缘由,唯求"灵验",不必知晓由此及彼的因果律,只需依照由此而彼的相关性。信奉和敬畏"灵验"背后的魔力,并虔诚地以礼仪待之。
这,或许便是天气谚语生长的土壤。
我们的气候理想是风调雨顺。谚语说:"夜雨昼晴,天下太平。"希望天气不要对人有丝毫打扰。最好的天气,是人们可以安闲地忘记天气。
人们希望天气是温和的、宜人的,春如恩诏,夏如赦书。但我们所处的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是两种极致的叠加。它在以阳光雨露高效养育万物的同时,也有气候的变率大、天气的极端性强等特点。
于是,与其他地方的人相比,我们的前辈更是以敬畏之心,小心揣度,仔细划分,认真归纳,将逐渐累积的智识,融入节气和谚语。
《乐活国民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逢岁暮,母亲总会到邻里香火鼎盛的福德祠,索讨一本农民历,并喃喃叮嘱我多多参酌,不可不忌天象,徒增错难。对于在深山里农耕的母亲而言,那是祖先的生活识见。那一本鲜黄封面的薄薄小册,静静地成为维持家庭运作的小依归,无关乎信仰,只因那古老节气里潜隐着大自然的习习生气。
唐代《相雨书》中的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天地之大,万物俱载。不风不雨,民复食土。既风既雨,乃得其所。数风数雨,人民其苦。若夫太平之世,五风十雨,市井晏安之时,得是书以课卜阴晴,亦是隐居一乐耳。
天行有常,并不以宜人为律。没有绝对的好天气,也没有绝对的坏天气。晴很好,亢则旱;雨不错,霪则涝。久晴盼霖,久雨盼霁。我们通常以自我得失来衡量天气的好坏。
悉心找寻天气的规律,为人们推测阴晴冷暖,让预见成为一种生活品质甚至生命保障。倘若气象能够像人们期盼的那样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一幅太平景象,那么手捧一本占卜天气的谚语书,闲适地晒晒太阳,喝喝茶,也算是隐居生活中的一桩乐事吧。
曾经的观云相雨的俗谚,未必能够被归为雅言,未必能够被收纳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是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既接天气又接地气, 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希望它们,如同风土故事一样,活着。
我们记得,我们懂得。
起初,最令我震惊的天气谚语,是人们熟知的"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且不说准确性有多高,当时就觉得:这是历史上的哪位大神说的?思维如此灵动和跳跃。居然可以想到要去捕捉这个150 天跨度的天气韵律!那种不满足于"翌日有雨"的渴望,那种渴求预知的不安分, 催生了挣脱定式的智慧。我觉得它最具光彩的,或许并非预测的准确度, 而是思维的自由度。
德语谚语:
Wer auf den Wind achtet,der s?et nicht,
wer auf die Wolken siehet,der erntet nicht.
英语谚语:
He who pays attention to the wind never sows his seeds,
he who watches the clouds never harvests his crop.
(关注风的人从来不播下种子,关注云的人从来不收获粮食。)
靠天吃饭,不是不需要关注风云,而是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风云。
当然,很多天气谚语,并非用于占卜或预测,而只是一种描述,甚至只是借用天气"起兴",以其现象、规律、道理来解读问题,借助气象,品味万象,属于旁征之征、博引之引。
丹麦有则谚语:
绝不要小看天气的重要性。如果不经常变天,90%的人不知道如何开始一段对话。
英语中的一个短语shooting the breeze,不是向微风射击,而是闲聊天。
生活中,人们的聊天往往真的是从聊"天"开始的。
我曾问网友:"你最熟悉的天气谚语是哪条?"重复率最高的回复,居然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暂且可以把天气谚语分为两类,一类是看云识天的,另一类是由天及人的。
哈萨克族有一句谚语:云能飞过的山,都不能算高山。表面上说的是云,但实则说的是关于人的道理。老子说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起初的本意也不是诠释强盛的风雨难以持续,而是说天亦如此,何况人乎?
英语中也有一些口语中的说法具有谚语属性,例如:
Face like thunder.(直译:电闪雷鸣的脸。)
说的是Being clearly very angry or upset.(情绪愤怒或者烦躁)。
Under the weather.(直译:在天气中。)
说的是Feeling unwell, sad or lacking energy(痛苦或无力的状态)。
Chase rainbows.( 直译:追逐彩虹。)
说的是Try to achieve the impossible(干那些干不成的事)。
Head in the clouds.(直译:脑袋在云里。)
说的是Have unrealistic or impractical ideas(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Snowed under…… 说的是Having too much to do,事太多,人太忙。
在这里,说的是天气,但想说的又不是天气。
所谓天气谚语,也并非每一条都是推测天气或气候的判据,其中有很多便是当时人们对气象的感慨和实况描述。例如1796 年(嘉庆元年)浙江临安大雪,于是当地流传起一句谚语:嘉庆元年,积雪齐檐。
春风摆柳,媳妇变丑。
是说春天来了,农活儿忙了,媳妇顾不上梳洗打扮,显得有点丑,只是家中的调侃。
旱时一滴如甘露,涝后添雨不如无。
天气也常常被借用,来揭示世间的道理。
垄上风一季,不如枕边风一句。
哈哈,遗憾的是,气象局缺少关于"枕边风"的观测资料。
当然,狭义的天气谚语,便是具有占卜或预测意味的谚语。有些谚语历史悠久,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朗朗上口的韵语化。有些带着地域性显著的乡土气息,不求优美,唯图灵验。
有些谚语,是几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通行谚";有些谚语,却有着离开本地便"水土不服"的局限性;有些谚语,可以与气象学原理不谋而合;有些谚语或许并无科学基因;还有些谚语,随着气候变化,需要与时俱进。
其实在古代,人们在应用天气谚语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验证和修正,所以才会有"颇准""甚验""屡验""不验""屡不验"的评语。没有充分个例进行验证的谚语,便会被贴上"未验"的标签。可见,人们并非仅仅止于先贤崇拜,而是通过实况对谚语进行检验和甄别,这正是基于实证的科学精神。
现今依然存续的天气谚语,根据一些学者的搜集和统计,应该不少于40000条。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气谚语已不再是人们观云测天时所倚重的手段。
在都市之中,天气谚语已然变得模糊和陌生。即使在乡村,天气谚语也已成为老人口中念叨的"老话儿"。如果说某些农事谚语还是老人家意念中的农事指南的话,那么很多天气谚语已渐渐尘封,能够信手拈来,以此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或许有些人,下意识地鄙视那些风土的谚语,视其为迷信或臆断。毋庸讳言,很多谚语、很多关乎气象的旧俗,确实有违如今的时代逻辑,有些让我们感觉浪漫到虚幻,有些则粗陋到喜感。
翻阅旧书,品读一些天气谚语,品味其精妙与局限,带着包容和感恩之心去抚触那些曾经滋养过、护佑过年景和岁月的遗存,与科学无悖。谚语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只是我们渐渐地疏离了它们,才会觉得天气谚语中只留存了一些最肤浅或者最功利的"一招鲜"。
我特别喜欢钱穆先生的一句话:
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其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这句话,特别真切地言说了我对天气谚语的态度。
我在微博上的标签,十个字:
民以食为天,我以天为食。
要琢磨天气,还要琢磨前人曾是如何琢磨天气的,有时琢磨得很孤独。
不过,云行路千条,我走一条路;云比我逍遥,我也不嫉妒。
通过一些国家的气象主播、记者、作家以及一些粉丝,我也搜集了数量比较可观的国外天气谚语,希望在品读天气谚语的过程中,将其融会贯通,毕竟人们在认识气象的思维上存在诸多交叉与暗合之处。
英语中的一则谚语,我很喜欢:三月,来如雄狮,去如羔羊。形容三月初还是风雪交加,而三月末却是丽日和风,很传神地描述了气候特征。
年轻时,品味我们的天气谚语,自豪到有些轻狂,潜意识中觉得天气谚语中的灵动思维和巧妙逻辑或许是我们独有的。后来发现,无论对于天气韵律的捕捉,对于物候次第的借用,还是打磨谚语过程中的修辞和声律技巧,我们皆需待之以温情和敬意。乔布斯演讲中引用的那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有人把它翻译得很优雅: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我还是更喜欢它的通俗直译:保持饥渴感,保持愚钝感。
以饥渴感和愚钝感,重新品读天气谚语。"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冷,等到惊悟,已过了一季"。但如今气象,往往不是慢慢热或者渐渐冷,而是热得很突兀,冷得很急促。天气带给我们的"惊"更多了,但我们借助天气得到的"悟"却少了。只因为我们常常只惊而未悟。
谚语的很多内容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谚语所承载的理念却并不浅陋和古旧,简洁、鲜活、亲近生活情境的描述方式,易于记述和传播,这在现今依然清雅。
让科学更流行、更亲民,使人们有时可以DIY(自助式)地体验和理解天气气候的现象和规律,我们的气象信息传播不也需要一些谚语手法吗?
找寻并品味谚语,不只是甄别或评述某些谚语的精妙或悖谬,更重要的是,走近谚语所代表的家常视角、平民思维、乡土情结。
内容来源:本文内容整理自《中国天气谚语志》,宋英杰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处。
宋英杰
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1988年起担任中央气象台预报员,1993年成为我国第一位气象节目主持人。2004年在"我最喜爱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全国性评选中获得最佳主持人"气象先生"称号。2012年荣获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奖"。
科研及业务之余,担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职教授。
宋英杰以其专业背景、知性形象、自然诙谐的语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对节气、谚语、月令等气象相关传统文化遗产潜心钻研,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依旧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微博:@宋英杰
天气谚语其实源自生活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天",其中精彩的部分被记载、被检验,然后得以传世。曾经观云相雨的俗谚,虽然未必能成为现代意义的卜天之术,但那些言语有性情,有妙趣,透露着先人看待世界的思想轨迹。
这些文字最具光彩的,或许并非预测的准确度,而是思维的自由度。可能谚语的很多内容与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但谚语所承载的理念却并不浅陋和古旧,简洁、鲜活、亲近生活情境的描述方式,易于记述和传播,这在现今依然适用。
《中国天气谚语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其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梳理和解读了从古到今的气象谚语,其中不仅蕴涵着千百年来积累的民间智慧,更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这本书将气象科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新颖而有趣。
购书链接:https://shop.sc.weibo.com/h5/goods/indexiid=110022963641450003607726
-
看完预告你就知道《唐探3》为何只能在初一上映了? 2024-09-08
-
方程豹8变身华为系,显然,比亚迪为智驾投入的10亿月薪远远不够 2024-08-28
-
从年销百万到被经销商逼宫,北京现代混成这样都是因为韩国萨德? 2024-08-28
-
保时捷特斯拉再召回,国产品牌承认自己的不足,真的就这么难吗? 2024-08-28
-
第五代DM系统和e平台3.0 Evo加持,海豹/海豹07 DM-i凸显爆款体质 2024-08-28
-
享界S9 39.98万起售,配备完整版华为N件套,鸿蒙智行出击双9旗舰 2024-08-28
-
广汽集团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08-28
-
无能狂怒,美国或禁止中国软件上车,中国厂商一脸懵逼:就这? 2024-08-28
-
盘点过去三年落马的汽车行业高管:国企是重灾区,新势力也不少 2024-08-28
-
当马斯克主动会谈三星和现代,我们就知道特斯拉开始担心未来了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