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保暖拒秋冻
秋分过后,自然界的阴气开始旺盛,天气开始变冷,同时降雨量逐渐减少,天气干燥。随着自然界的变化,外界致病的主要因素也开始由入秋时的温燥邪气转变为凉燥。所以清代医家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说“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那么,我们在秋分时节该如何养生?
燥邪损伤人体时最容易表现的症状就是损伤津液导致的干涩,如口干唇燥、鼻咽干涩,皮肤干燥甚至皲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情况。另外,由于秋季与肺气相通,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同时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而燥邪伤人容易从口鼻而入,所以燥邪很容易损伤肺脏,导致人体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的情况。另外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燥邪伤人还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不畅的情况。
为了防止秋季凉燥伤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暖。初秋时节,天气刚刚转凉,我们还可以适当秋冻一下,但是秋分过后,就不要盲目“秋冻”了。尤其是那些本身阳气较弱的人群,当自然界的阳气减弱的同时,自身的阳气不足就开始凸显出来,这时如果一味的盲目秋冻,很容易导致正气受损,外界邪气则更容易损伤人体。所以秋分后,如果中午气温较高,太阳底下仍然可以穿短袖或薄长袖,但阴凉处或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还是要适当增加一些衣物。
除了保暖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秋分时节适当的增加一些温润的食物,来抵抗凉燥的邪气。比如:龙眼肉、杏仁、枣、南瓜、桃等食物。同时适当减少一些寒凉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冷饮、冰淇淋等夏季常吃的解暑食物,防止寒邪直入脏腑导致胃肠不适。
对于已经感受凉燥邪气而出现不适症状的人群,在症状轻微时或就医用药的同时,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来达到辅助改善不适症状的目的,比如:用大枣、南瓜、杏仁、龙眼肉熬煮成粥,温热时饮用,就可以起到温润去燥的作用。如果喜好饮茶的人群,也可以尝试下面的茶饮方,来平稳度过凉燥的秋季。
-
追觅机械臂洗地机销量突破21万台!创新家居清洁新体验 2025-03-21
-
海信网络科技最新宣传片流出,智慧城市原来这么酷…… 2025-03-21
-
当所有汽车还在专注于地面驾驶,比亚迪已经乘着灵鸢系统飞上了天 2025-03-21
-
科技巨头强强联合,比亚迪携大疆联合发布灵鸢系统 2025-03-21
-
面对52万元的小米SU7 Ultra,当初自信点赞的保时捷还笑得出来吗? 2025-03-21
-
特斯拉残血版FSD入华,丑话说在前面,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会凉 2025-03-21
-
当理想高管暴捶山海经式自研,行业对技术溢价的渴望已焦灼难耐 2025-03-21
-
奕派007,价格仅有小米SU7一半,新能源轿跑里的“价格屠夫” 2025-03-21
-
欧美日韩车企重返俄罗斯,中国汽车被点名停售,两者有无强关联? 2025-03-21
-
东南亚汽车战事:300台小鹏X9纯电MPV进发泰国背后的产业大变局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