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只“黑天鹅”考出短板和教训 也考出了未来的发力方向
灾难往往是通向真理的第一程。不能深刻汲取灾难的教训,就无法正确总结经验,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庚子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突击大考,考出了短板和教训,也考出了未来的发力方向。清醒深刻认识疫情应对中暴露的不足,并尽快弥补纠正,不仅决定着防控疫情的成效,更事关未来治理之路。
与传统社会眼前祸福不同,现代社会因体系庞大、分工复杂,风险往往在看不见的地方集聚。一旦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可能被扰乱。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时刻警钟长鸣,把风险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将是“战疫”之后治理发力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急能力是一个国家应对风险、化危为机的底气。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响应之快值得称赞。但随着疫情蔓延,医护物资紧缺、应急产能不足、物流调运跟不上、专业队伍缺乏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暴露出应急处突的能力短板。
尤须注意的是,早在2003年非典过后,我国就专门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此后遭遇类似事件完善了制度性的应急安排。但此次诸多环节重蹈覆辙,传染病防治专业队伍“人到用时方恨少”,应急预案中看不中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少地方存在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侥幸心理,对传染病机构和专业人员等缺乏重视,关键时刻少人可用。 此外,一些地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上层层“抄作业”,上面怎么定下面怎么抄,缺乏因地制宜的细则,导致有预案没方案,仓皇应对、四面告急。因此,增强应急治理能力,健全和落实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将是疫情之后的一道必答题。
依靠群众是疫情防控的制胜法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魔,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这场与病魔的较量考验着各级政府的能力。
应当看到,疫情之下,一些地方的社会组织力和动员力仍然有限,物资的捐赠发放仍过多依赖传统渠道,运转效率不高;动员群众仍习惯于传单、标语、横幅等陈旧方式,难以确保战时指令准确及时到达;基层防控仍多依靠人盯人、跑腿上门,在基层当前干群比低到一比一百甚至一比一千的悬殊情形下,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创新组织动员方式,形//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共治局面,将是未来提升治理能力的发力点。
疫情还考出政府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
疫情发生后,多地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不透明,谣言和网言一度占领舆论高地。部分官员面对重大事件回应民意缺乏自信,失态频频。灾难面前,信心和预期比黄金更重要。正视考出的问题,增强信息预警能力,通畅信息发布渠道,增强舆论引领力,也应是未来着力的方向。
此次疫情也是一场总体战,全国一/棋考验的无疑还有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担当和能力。
大战当前,一级响应就要有一级状态,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十万火急的疫情防控,一些干部却作风漂浮、不敢担当,等待观望者有之,一问三不知者有之,甚至还有临阵脱逃之流。政府能力还应集中体现在科学现代的管理水平上。但遗憾的是,面对火烧眉毛的疫情防控,一些地方和部门路径依赖过深,仍采取开会动员、发文部署、填表落实等传统留痕的工作模式,效率低下,难以适应防控形势。
与此同时,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我们面临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疫情这只“黑天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各地的工作部署和安排,但今年的硬任务仍然必须完成,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这对各级党委政府面对复杂局面的统筹能力、施政智慧、担当精神也是一大考验。
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但疫情带来的考问应引起警醒。面向历史,我们反思有多深,朝向未来,我们就能走得有多远。
庚子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突击大考,考出了短板和教训,也考出了未来的发力方向。清醒深刻认识疫情应对中暴露的不足,并尽快弥补纠正,不仅决定着防控疫情的成效,更事关未来治理之路。
与传统社会眼前祸福不同,现代社会因体系庞大、分工复杂,风险往往在看不见的地方集聚。一旦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可能被扰乱。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时刻警钟长鸣,把风险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将是“战疫”之后治理发力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应急能力是一个国家应对风险、化危为机的底气。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响应之快值得称赞。但随着疫情蔓延,医护物资紧缺、应急产能不足、物流调运跟不上、专业队伍缺乏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暴露出应急处突的能力短板。
尤须注意的是,早在2003年非典过后,我国就专门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此后遭遇类似事件完善了制度性的应急安排。但此次诸多环节重蹈覆辙,传染病防治专业队伍“人到用时方恨少”,应急预案中看不中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少地方存在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侥幸心理,对传染病机构和专业人员等缺乏重视,关键时刻少人可用。 此外,一些地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上层层“抄作业”,上面怎么定下面怎么抄,缺乏因地制宜的细则,导致有预案没方案,仓皇应对、四面告急。因此,增强应急治理能力,健全和落实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将是疫情之后的一道必答题。
依靠群众是疫情防控的制胜法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魔,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这场与病魔的较量考验着各级政府的能力。
应当看到,疫情之下,一些地方的社会组织力和动员力仍然有限,物资的捐赠发放仍过多依赖传统渠道,运转效率不高;动员群众仍习惯于传单、标语、横幅等陈旧方式,难以确保战时指令准确及时到达;基层防控仍多依靠人盯人、跑腿上门,在基层当前干群比低到一比一百甚至一比一千的悬殊情形下,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创新组织动员方式,形//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共治局面,将是未来提升治理能力的发力点。
疫情还考出政府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
疫情发生后,多地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不透明,谣言和网言一度占领舆论高地。部分官员面对重大事件回应民意缺乏自信,失态频频。灾难面前,信心和预期比黄金更重要。正视考出的问题,增强信息预警能力,通畅信息发布渠道,增强舆论引领力,也应是未来着力的方向。
此次疫情也是一场总体战,全国一/棋考验的无疑还有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的担当和能力。
大战当前,一级响应就要有一级状态,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十万火急的疫情防控,一些干部却作风漂浮、不敢担当,等待观望者有之,一问三不知者有之,甚至还有临阵脱逃之流。政府能力还应集中体现在科学现代的管理水平上。但遗憾的是,面对火烧眉毛的疫情防控,一些地方和部门路径依赖过深,仍采取开会动员、发文部署、填表落实等传统留痕的工作模式,效率低下,难以适应防控形势。
与此同时,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我们面临着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疫情这只“黑天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各地的工作部署和安排,但今年的硬任务仍然必须完成,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这对各级党委政府面对复杂局面的统筹能力、施政智慧、担当精神也是一大考验。
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但疫情带来的考问应引起警醒。面向历史,我们反思有多深,朝向未来,我们就能走得有多远。
-
看完预告你就知道《唐探3》为何只能在初一上映了? 2024-09-08
-
方程豹8变身华为系,显然,比亚迪为智驾投入的10亿月薪远远不够 2024-08-28
-
从年销百万到被经销商逼宫,北京现代混成这样都是因为韩国萨德? 2024-08-28
-
保时捷特斯拉再召回,国产品牌承认自己的不足,真的就这么难吗? 2024-08-28
-
第五代DM系统和e平台3.0 Evo加持,海豹/海豹07 DM-i凸显爆款体质 2024-08-28
-
享界S9 39.98万起售,配备完整版华为N件套,鸿蒙智行出击双9旗舰 2024-08-28
-
广汽集团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08-28
-
无能狂怒,美国或禁止中国软件上车,中国厂商一脸懵逼:就这? 2024-08-28
-
盘点过去三年落马的汽车行业高管:国企是重灾区,新势力也不少 2024-08-28
-
当马斯克主动会谈三星和现代,我们就知道特斯拉开始担心未来了 2024-08-28